考研院校招生简章366外刊社

考研英语外刊去哪里找

 

科目代码、名称:909普通生物学

专业类别: □学术型 ■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学科教学(生物)

一、基本内容

普通生物学是我校生物学硕士点考生的专业课,通过考试评判考生是否达到高等学校本科生优秀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所录取的考生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理论基础。

1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

1.1生物的特征

1.2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组构系统

1.3把生物界划分为5个界

1.4生物和它的环境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1.5在生物界巨大的多样性中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

1.6研究生物学的方法

1.7生物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关系

第1篇细胞

2生命的化学基础

2.1原子和分子

2.2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

2.3糖类

2.4脂质

2.5蛋白质

2.6核酸

3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

3.1细胞的结构

3.2真核细胞的结构

3.3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3.4细胞通讯

4细胞代谢

4.1能与细胞

4.2酶

4.3物质的跨膜转运

4.4细胞呼吸

4.5光合作用

5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1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5.2减数分裂将染色体数由2n减为n

5.3个体发育中的细胞

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6高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6.1动物是由多层次的结构所组成的

6.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6.3动物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7营养与消化

7.1营养

7.2动物处理食物的过程

7.3人的消化系统及其功能

7.4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食物的适应

8血液与循环

8.1人和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水

8.2血液的结构与功能

8.3哺乳动物的心脏血管系统

9气体交换与呼吸

9.1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9.2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9.3危害身体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10内环境的控制

10.1体温调节

10.2渗透调节与排泄

11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1.1人体对抗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

11.2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11.3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

12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

12.1体液调节的性质

12.2脊椎动物的体液调节

12.3激素与稳态

13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13.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13.2神经系统的结构

13.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功能

13.4人脑

14感觉器官与感觉

14.1感觉的一般特性

14.2视觉

14.3听觉与平衡感受

14.4化学感受性:味觉与嗅觉

14.5皮肤感觉

15动物如何运动

15.1动物的骨骼

15.2人类的骨骼

15.3肌肉与肌肉收缩

15.4骨骼与肌肉在运动中的相互作用

16生殖与胚胎发育

16.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

16.2人类的生殖

16.3人类胚胎的发育

第3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

17植物的结构和生殖

17.1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17.2植物的生长

17.3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18植物的营养

18.1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运输

18.2植物的营养与土壤

19植物的调控系统

19.1植物激素

19.2植物的生长响应和生物节律

19.3植物对食植动物和病菌的防御

第4篇 遗传与变异

20 遗传的基本规律

20.1 遗传的第一定律

20.2 遗传的第二定律

20.3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简介

20.4 多基因决定的数量性状

20.5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0.6 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交换定律

20.7 细胞质遗传

21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21.1 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的证明

21.2 DNA复制

21.3 遗传信息流是从DNA到RNA到蛋白质

21.4 基因突变

22 基因表达调控

22.1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特异性的基础

22.2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2.3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22.4 发育是在基因调控下进行的

23 重组DNA技术简介

23.1 基因工程的相关技术

23.2 基因工程主要的工具酶

23.3 基因克隆的质粒载体

23.4 重组DNA的基本步骤

23.5 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成果简介

23.6 遗传工程的风险和伦理学问题

24 人类基因组

24.1 人类基因组及其研究

24.2 人类遗传性疾病

24.3 癌基因与恶性肿瘤

第5篇 生物进化

25 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

25.1 进化理论的创立:历史和证据

25.2 生物的微进化

26 物种形成

26.1 物种概念

26.2 物种形成的方式

27 宏进化与系统发生

27.1 研究宏进化依据的科学材料

27.2 生物的宏进化

27.3 生物的系统发生

第6篇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8 生命起源及原核和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8.1 生命的起源

28.2 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8.3 处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病毒

28.4 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

29 植物和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29.1 植物可能由绿藻进化而来

29.2 植物适应陆地生活的进化

29.3 真菌多样性的进化

30 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0.1 动物种系的发生

30.2 无脊椎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0.3 脊索动物多样性的进化

31 人类的进化

31.1 人类与灵长目

31.2 人类的进化过程

第7篇 生态学与动物行为

32 生物与环境

32.1 环境与生态因子

32.2 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32.3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33 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

33.1 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33.2 种群的数量动态

33.3 种群的数量调节

34 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

34.1 群落的结构和主要类型

34.2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34.3 群落的演替及其实例

35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35.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35.2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力

35.3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35.4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36 动物的行为

36.1 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36.2 动物行为的生理和遗传基础

36.3 动物的防御行为和生殖行为

36.4 动物的社群生活与通讯

36.5 利他行为和行为节律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等)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各部分考试内容的考试比例

生物学基本原理 80%

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 20%

(四)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 (共30分)

简答题 (共80分)

论述题 (共4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吴相钰陈守良葛明德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7月 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