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公安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在读英烈子女重要回信精神及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精神之际,12月20日,我校召开庆祝研究生教育30周年大会,全面回顾研究生教育30年来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总结研究生教育所取得的成绩经验,研究部署未来一段时期研究生教育工作。校党委书记曾海燕出席会议并讲话,代表校党委对研究生教育开展30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和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结合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提出要面向国家战略和公安中心工作,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行业引领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使研究生教育真正成为“高地”中的“高峰”,“排头兵”中的“先锋队”,为建设教育强国、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曹诗权主持会议,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守德宣读2023年度获奖师生名单,校党委委员、副校长罗亚平做总结报告。

会议指出,要坚守“根”与“魂”,注重守正创新,坚持将政治标准贯穿研究生教育全过程。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心铸魂,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加快构建本硕博循序渐进、梯度逐渐上升的一体化思政课程体系和课程思政体系,系统打造具有公大特色的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要突出人民警察职业精神培育,深挖公安红色基因,弘扬公安英模精神,持续办好“公安英模进公大”等品牌活动,切实将忠诚品格、家国情怀、为民宗旨、令行禁止等内核,融入到研究生在校教育培养的整个过程,将研究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和作风过硬的忠诚卫士;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着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争创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使学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成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载体和驱动力。

会议强调,要洞悉“时”与“势”,主动超前布局,加速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把好“入口关”,推进招生选拔制度改革,继续完善申请考核、硕博连读等招录考核方式,探索多元化研究生招生模式,着力选拔有研究潜质的学生进入研究生队伍;把好“过程关”,紧扣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核心学科知识积累,重塑研究生课程矩阵,更突出“研”的主线,着力做好实践教育,推进科教融合育人,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把好“出口关”,建立学业预警督导机制,持续完善学位论文质量监督机制,进一步创新学术成果形式,开展就业质量评估,健全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把好“指导关”,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健全导师评价机制,加强优秀导师和团队培育,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会议要求,要把握“破”与“立”,坚持协同发展,进一步汇聚研究生培养的各类优质资源。积极依托公安科研院所和学校的科研资源,进一步推进科教融合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与公安实战部门的合作共建,深化警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促进高层次实战化人才培养;积极推动“留学公大”品牌建设,加大优秀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的经费支持力度,建立高水平国内国际合作办学机制,不断提高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统筹对校外导师的全过程管理,严格校外导师聘任和管理程序,切实发挥校外导师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学位论文指导等方面作用,提高研究生指导水平。

罗亚平副校长在总结报告中系统回顾了学校开办研究生教育30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根据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总结提炼为探索与起步、改革与突破、迈向内涵式发展三个主要阶段,概括指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的主要贡献,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新时期学校推进研究生教育工作提出了思路。

会议通报表彰了2023年荣获北京市和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团队、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教职工,以及校级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优秀研究生导师代表、公安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忠轶,优秀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代表、交通管理学院副院长马社强,优秀校友代表、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警务技术一级主管杨燕燕作为师生代表发言,从各自角度分享了研究生指导、研究生教育管理、研究生学习成长的经验、收获和体会。

全体校领导、全校教职工和部分研究生代表共150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