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内外统筹、提质增效、主动引领、有序开放,积极构建“大外事”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内涵,加强同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互鉴、互容、互通,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努力开创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为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目标任务更聚焦。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国际合作交流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推动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构建完善“校领导牵头抓总、各单位广泛参与”的“大外事”工作机制。将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纳入学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努力开辟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新领域。指导各院系根据学科特点,围绕“国际办学有品牌、国际平台有特色、国际师生有质量、国际科研有地位、国际组织有任职、国际会议有声音、国际顶刊有文章、国际奖项有分量”的总体目标,统筹安排出访、来访、国际会议等活动。引导专业教师以全球视野强化有组织科研,依托学校大科学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围绕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推出一批标杆性国际合作科研和工程项目,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以合作共赢理念推动实现国际合作交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拓展交流渠道,推动全球布局更完善。持续加强系统谋划,围绕“聚焦重点、做强主场、布局全球”的国际合作新战略,进一步巩固对德对欧合作优势,深化与美英和“全球南方”国家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各国合作伙伴的全方位、立体化深度交流,务实推动合作项目落地,不断丰富国际交流合作形式和内涵。重视与来华访问的境外高校、企业和机构代表交流互动,推动各相关学院有重点地开展对接,在促进学院和学科建设的同时,持续增强学科国际影响力。加入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碳中和世界大学联盟等,深化与法语大学联盟(AUF)、中欧工程教育联盟(SEEEP)等的联系与合作,努力提升学校在国际大学联盟的参与度、展示度,推动扩大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朋友圈”。

立足优势特色,推动科教融汇更深入。充分挖掘、发挥学校优势特色,打造常态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积极推动以“卓越工程师培养”“科教融汇的高层次国际合作育人”“人文交流与智库群建设”为三大支柱的“中德合作2.0战略”落地见效。开展以博士生培养和联合科研为核心的中德合作创新模式,中德联合研究中心(同济大学)遴选中欧知名教授,构建百名中外教席教授共同领衔的“双学术带头人”模式,聚焦国际前沿,建立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支持中外学术伙伴共同申报和开展国际科研项目。推动加强与马德里理工大学、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高校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共建联合实验室等领域的合作,面向墨西哥、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国家高校努力拓展合作网络。深入参与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平台建设,高质量开展“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面向国内有关企业积极推广拓展中德合作基金教席模式,推动企业和高校利用联合攻关科研项目破解难题、共谋发展。

坚持全球视野,推动育人模式更优化。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推动德国高水平应用科学大学群来沪合作筹办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探索将“双元制”育人理念全流程落实到办学实践、课程设计、管理服务等方面。体系化拓展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渠道,与佛罗伦萨大学、名古屋大学等合作开展以实践项目为导向的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与国外伙伴高校积极推进人文交流、暑期学校、非学位和双学位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化育人机制,系统构建从“文化浸润”到“同窗情谊”再到“学术伙伴”的阶梯式学术伙伴关系成长路径。依托优势学科资源举办上海暑期学校(欧洲)、中德工程学院德国学生上海暑期班等活动;积极推进全英文授课专业和课程建设,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国际学生招生工作,设立10个“海外招生基地”,与13所国外知名高中建立“国际本科生高中校长直推项目”。深入推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中欧高素质工程人才全球胜任力培训中心”建设,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工程类后备人才。

建平台机制,推动人文交流更密切。推动建设中德、中法、中西、中芬等12个国际合作平台学院,指导、支持各专业学院与国际伙伴开展跨学科、跨文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通过开展世界遗产研究与培训合作项目及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合作,促进亚太地区落实世界遗产公约相关工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就在2023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框架下加强城市遗产保护、建立多边联盟、推动实习生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依托中意学院合作平台机制,围绕可持续发展、设计创新、知识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与合作,组织“中意创新周”“运筹讲堂”“中意校园嘉年华”等特色活动。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以学术创新为驱动、以中华文化为浸润,组织国际学生参加各级各类高水平竞赛,涵养国际学生“知华”“友华”“爱校”情感,为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