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2-2023年硕士生招生规模及录取分数线
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研究生院 获悉,2022-2023年硕士生招生规模及录取分数线已发布,如下:
点击查看:2023年硕士生招生规模及录取分数线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23年各院系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通知链接
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获悉,2023年各院系接收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通知链接已发布,如下:
院系代码
|
院系名称
|
各院系接收调剂工作通知链接https://gs.ncepu.edu.cn/zsxx/cxfw/a97901fd61bb4f098324781560c10d77.htm
|
001
|
法政系
|
点击查看
|
003
|
英语系
|
点击查看
|
004
|
数理系
|
点击查看
|
005
|
机械工程系
|
点击查看
|
006
|
动力工程系
|
点击查看
|
007
|
电力工程系
|
点击查看
|
008
|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
点击查看
|
009
|
自动化系
|
点击查看
|
010
|
计算机系
|
点击查看
|
011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点击查看
|
012
|
经济管理系
|
点击查看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发放2023年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通知
各位考生:
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已制作完成并准备发放。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填写为华电一校区或华电二校区的考生的录取通知书通过现场领取形式发放,其他考生的录取通知书均通过邮寄形式发放。现将录取通知书发放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现场领取
仅限提交的通知书邮寄地址为华电一校或二校的考生(点击查看名单)。
1、领取时间:6月21日(星期三)
上午9:30——11:30
下午3:00——5:00
2、领取地点:华电一校区教四楼231
3、需带证件:
现场领取时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委托他人代领的,代领者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代领委托书》(点击下载模板)。
4、领取内容:
①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②人事档案调转函(仅限非定向考生,保留入学资格新生除外);
③定向协议书(仅限定向考生)。
二、邮寄
1、网上提交邮寄地址非华电一校区或二校区的考生录取通知书均通过邮寄方式发放,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预计于6月25日将录取通知书发出,请注意查收。
2、邮寄内容与现场领取内容相同,请考生收到后仔细核对。
3、考生如在7月7日后仍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可与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312-7522636。
三、特别提示
有关入学报到须知请随时关注本网站通知或通过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查看。
华北电力大学深化产教融合 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
华北电力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深化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努力为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贡献。
聚焦服务国家战略,打造联合培养平台。围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紧盯攻克能源电力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在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储能工程以及火电灵活性等方向,不断强化与相关能源企业合作,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学校理事会作用,与相关企业共建能源互联网学院、“海上风电与智慧能源系统联合实验室”、“三峡华电智慧电站技术创新中心”、“高效清洁智能发电联合研究院”、国际氢能学院等一批联合培养平台。与相关国有企业、新兴科技企业、新型产学研机构等建立100余家联合培养基地,努力打造从研究生进行实习实践转向校企开展科研合作、师资培训、人才培养、员工培训等领域深度合作的聚合平台,构建从单向为企业输送联合培养研究生转为校企双方融合发展、互利互惠联合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
聚焦助力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特色鲜明的行业背景,着眼于行业和企业需求,深化校企协同,不断优化学科和专业设置,进一步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校企联合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将具备条件的培养基地列入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实行“订单式”校企联合招生和培养,将招生指标向校企合作实验室、团队和重大工程项目倾斜。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设计等,共同攻关相关课题,解决企业一线的复杂工程问题,推动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实现有效衔接。严格落实研究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质量标准要求,着力破除“唯论文”倾向,将科研获奖、专利转化、国家行业标准和成果鉴定等纳入毕业科研成果要求,并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产业转化,进一步强化人才选育、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间的相互融通,促进“招生—培养—实践—就业”全过程教育链迭代升级,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效衔接。每年参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达400余人。
聚焦提升实践能力,建强校企导师队伍。围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契合度,面向所有专业学位研究生,建立校企双导师或导师组制,加快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选优配强导师队伍,实行专业教师“工程化”训练计划,要求45岁以下教师需具有3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将在企业生产一线的所学所获有效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办法举措。建立涵盖由6位院士和750名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外聘导师队伍,制定外聘导师评聘管理办法,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帮助企业导师提升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的能力水平。研究生在校完成一年级课程后进入联合培养单位,由校内导师与外聘导师共同指导专业实践、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将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作为研究生日常学习和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来源,引导学生在科研创新能力与一线生产实践上协同发力,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努力为服务国家能源电力行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